
家里老人走后股票配资股票,不少人慌着先去派出所销户,觉得这是“该走的第一步”。可往往销户完才发现,想给老人的房子办过户,需要的证明开不出来;去银行取老人留下的存款,系统提示“身份信息已注销”;连该领的丧葬费、抚恤金都因为手续不全卡住——不是这些事难办,是没搞懂“销户前要先把关键事落地”。

其实从法律流程和实际操作来看,老人去世后,销户是最后一步,不是第一步。尤其涉及房产、存款、社保这些跟“权益”挂钩的事,提前办清楚5件事,后续能少跑十几次部门。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5件事讲透,每一步都说说“为啥要办、去哪办、要带啥”,帮大家少走弯路。
第一件事:先开“死亡证明”,这是所有后续手续的“敲门砖”
很多人以为销户时派出所会给死亡证明,其实不是——死亡证明得先开出来,才能办销户,更别说房产过户、领抚恤金了。而且这证明有不同的开法,得按老人去世的情况分清楚:
如果老人是在医院去世的,医院会直接出具《居民死亡医学证明(推断)书》,一般给3联,一联医院留底,另外两联自己收好,后续办所有事都要用到复印件,原件更是不能丢。
如果老人是在家去世的,得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,让医生上门确认死亡原因,然后开具死亡证明;要是老人去世时没人在身边,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,可能需要联系派出所,由民警核实后协助开具。
这里要提醒一句:死亡证明一定要多复印几份,后续办社保注销、银行取款、房产过户时,每个部门都要要,临时复印不仅麻烦,还可能因为格式不对白跑一趟。
第二件事:查清楚老人的“财产线索”,别漏了存款、理财和债权
老人走后,很多人只知道有房子、有退休金,但不知道老人有没有偷偷存的定期存款、买的理财,甚至还有别人欠老人的钱。要是没提前查清楚,等销户后身份信息注销,再想查就难了——银行不会随便给非本人查账户,就算是子女也不行。
怎么查?分两步来:
第一步,先找老人的遗物,比如银行卡、存折、理财合同,还有手机里的银行APP、证券APP,记下来开户银行和账户信息。如果找不到实体卡,就看老人常用的抽屉、保险柜,或者手机备忘录里有没有记录。
第二步,带着老人的身份证、死亡证明、户口本,还有自己的身份证(要是有兄弟姐妹,最好一起去,或者让他们写个《授权委托书》),去对应的银行、证券公司查。银行会查老人在本行的所有账户,包括活期、定期、理财;要是想查所有银行的账户,现在部分城市开通了“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询”服务,可以去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申请,一次性查老人在所有银行的账户情况。
另外,别忘了查老人有没有债权——比如有没有朋友借了老人的钱,有没有给别人做过担保,这些可以看看老人的借条、聊天记录,或者问问老人的老同事、老邻居,避免后续有人“赖账”,自己还不知道。
第三件事:办“社保、医保注销”,领完丧葬费和抚恤金再收尾
老人要是有职工社保或居民社保,去世后还有两笔钱可以领:丧葬费和抚恤金,有的地方还有个人账户里没花完的养老金、医保余额。但这两笔钱得在销户前领,因为领的时候需要老人的身份信息,销户后系统里查不到,手续会特别麻烦。
具体怎么操作?先联系当地的社保局(可以打12333咨询),问清楚需要带啥材料,一般是这几样:死亡证明、户口本、继承人身份证、银行卡(要写明是哪个银行的,开户行在哪),还有《亲属关系证明》(证明你是老人的法定继承人)。
这里要注意两个点:一是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标准,每个地方不一样,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也不一样,比如职工社保的丧葬费可能是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到6倍,抚恤金是按缴费年限算的,最好提前问清楚,心里有底;二是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,有的地方是直接打到继承人的银行卡里,有的是需要去医保局办理退款,别漏了这笔钱,哪怕只有几百块,也是老人的权益。
另外,要是老人有退休证,也别忘了一起带去社保部门,有的地方需要收回退休证才能办理注销手续。
第四件事:给房产“留好权属证明”,避免过户时缺材料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提前办,导致后续房产过户卡壳。老人的房子要过户,需要证明房子是老人的合法财产,还要证明继承人有资格继承,这些都需要在销户前准备好材料。
首先,找齐房产的权属证明:房产证、土地证(要是已经办了不动产登记证,就只带这一个),还有老人买房时的合同、契税发票,这些能证明房子是老人合法购买的,没有产权纠纷。
然后,提前开《亲属关系证明》和《继承权证明》。《亲属关系证明》可以去派出所开,证明你和老人的关系(比如父子、母女),还有老人有没有其他继承人(比如其他子女、配偶);要是继承人之间对房产继承没意见,可以一起去公证处办《继承权公证书》,要是有意见,可能需要通过法院办《判决书》,这两种证明都是后续过户时房管局必须要的。
还有一点要注意:要是老人的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,比如是和老伴一起买的,那得先确定老伴有没有去世,要是老伴还在,需要老伴出具《放弃继承权声明》,才能办理过户;要是老伴已经去世,还得提供老伴的死亡证明,避免后续出现“产权争议”。
第五件事:整理“老人的证件和合同”,避免后续用的时候找不到
老人走后,很多证件和合同看似没用,其实后续办手续时可能会用到,比如身份证、户口本、结婚证、离婚证、工作证、学历证,还有水电燃气的缴费合同、物业费缴纳记录、手机卡和宽带的合同。
这些东西要怎么整理?可以分两类:一类是“必须留着的”,比如身份证(销户前用,销户后派出所会收回,但可以提前复印几份)、户口本(要更新“死亡注销”信息,但原件要留着)、房产相关的证件;另一类是“需要注销的”,比如手机卡、宽带,要是不注销,可能会产生欠费,影响老人的信用(虽然老人去世后不会追责,但后续处理起来麻烦),可以带着死亡证明和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注销,里面的话费余额可以退出来。
另外,要是老人有商业保险(比如寿险、重疾险),也别忘了联系保险公司,看看有没有身故理赔金,理赔时也需要死亡证明、身份证、户口本这些材料,销户前办会更顺畅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别慌,按顺序来就不难
家里老人走后,大家都很伤心,容易慌着办事,结果越办越乱。其实记住一个原则:“先办权益相关的事,再办销户”,把上面这5件事按顺序理清楚,每办一件事就把材料收好不丢,后续就不会走弯路。
要是自己没精力办,或者搞不清楚流程,可以找家里的兄弟姐妹一起商量,分工合作,比如一个人去办社保注销,一个人去查银行账户,一个人整理房产材料,这样效率更高。要是遇到部门工作人员态度不好,或者要求的材料不清楚,可以多问一句“有没有办事指南”,或者打对应的咨询电话,别自己瞎猜,浪费时间。
总之,这些事看着多,但只要提前规划好,一步一步来,就能把老人的权益都保住,也能让老人走得安心。毕竟,把该办的事办清楚,也是对老人的一种告慰。
闻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