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天津日报记者 王洋股票配资第一门户
“以经典为教材,以实践为课堂。”近日,天津音乐学院正紧锣密鼓排练教学剧目《小二黑结婚》,并邀请了导演、戏剧教育家黄定山执导。
歌剧《小二黑结婚》创作于1952年,改编自赵树理的同名小说,由田川、杨兰春编剧,马可、乔谷、贺飞、张佩衡作曲,1953年1月首演。剧中通过生动的唱词、精彩的群众语言和风趣的戏剧情节,展现了抗战时期,青年男女小二黑和于小芹敢于冲破封建桎梏、争取婚姻自由终成眷属的故事。
以演促学 焕新经典
此次,天津音乐学院排演的民族歌剧《小二黑结婚》,由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领衔主演,王泽南、吴梦雪、林姿娴、高鹏、苏渊峰、曹颖、刘冰、张喜秋、费琪芳、王乃仟等中青年艺术家联袂演出。青年指挥家马丁执棒,率领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、青年合唱团、舞蹈团近200名师生共同参与。王宏伟表示:“希望通过经典剧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同时推动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结合。此次将课堂搬上舞台,让大一、大二的学生全面参与演出实践,涵盖演唱、表演、舞蹈等多个专业,通过‘以演促学’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艺术能力。”
谈及新排演的这版《小二黑结婚》,王宏伟介绍:“与1952年原版相比有很大差异,删减了一些段落及人物,使剧情更紧凑、结构更完整。音乐方面也进行了重新梳理,演出将采用由80多人组成的民族管弦乐队伴奏,全部使用中国传统乐器,取代歌剧中常见的西洋交响乐队,强化剧目的民族特色与原汁原味的艺术呈现。”
打磨细节 培育人才
“演员、乐队、舞台调度必须实现无缝衔接,以统一的节奏推动戏剧叙事,让每一个细节都服务于故事表达与情感传递。”在排练现场,黄定山以极高的艺术标准,对演出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,他认为,《小二黑结婚》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,与《白毛女》并称“一白一黑”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此次将《小二黑结婚》作为教学剧目,是一次重要的教学改革与探索。表演艺术是实践的艺术,这种教学模式为培养民族歌剧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。
提到以中国原创歌剧培养中国歌剧演员的意义时,黄定山直言:“如果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堂上,始终局限于西方语言与西方歌剧的教学框架,便难以真正夯实中国歌剧的人才根基。母语歌剧对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,使用母语进行歌剧表演,能让演员更直接、真实地理解角色内核与剧情内涵,有效避免因语言隔阂造成的情感疏离;相较于西方歌剧教学,母语原创歌剧的实践更能激发学生对人物的生动把握,找到歌剧表演中最珍贵的东西,使其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。
据悉股票配资第一门户,该剧将于11月初在武清影剧院上演。
闻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